“一卡通”服务升级 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实事项目发布
“一卡通”服务升级 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实事项目发布
“一卡通”服务升级 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实事项目发布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6月7日上午在江苏(jiāngsū)南京举行。会上,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实事项目发布(fābù)。
持续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深入实施优化(yōuhuà)消费环境行动,培育3000家放心(fàngxīn)商店、放心市场(shìchǎng)、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全年新增3万家企业(qǐyè)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lǐyóu)退货承诺,三省一市各推荐30件产品参选“2025年长三角伴手礼”,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共推跨省一体化惠企利民(lìmín)服务(fúwù)(fúwù):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事项、惠企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等增值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区域数据共享(shùjùgòngxiǎng)机制,新推出(tuīchū)100项、累计推出300项高频跨省服务,长三角“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点位突破600个。
合力打造“长三角招聘专区”数据共享平台(píngtái):打造国内首个跨多省域实现就业信息“一站式”展示、招聘岗位“一体式”检索以及求职(qiúzhí)简历“一键式”投递的数据共享平台“长三角招聘专区”,进一步优化简历直投功能,协商签订岗位共享协议,制定统一的岗位共享标准,共同(gòngtóng)发布长三角企业招聘信息,年度(niándù)归集岗位不少于(yú)150万个。
深化(shēnhuà)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2025年,居民服务事项长三角一卡通用由78项拓展至(zhì)113项。同时(tóngshí),聚焦银发群体在(zài)“食(shí)、住、行、游、购、养”等核心生活场景的(de)服务需求,秉持“区域协同共享、智慧高效赋能、安心无忧(wúyōu)畅享”的服务宗旨,创新构建长三角智慧助老服务体系,计划在长三角12个以上城市打造老年人“一卡通”服务场景。
推动长三角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建成合新高铁合肥—泗县段、宁马市域(郊)铁路(tiělù);开工建设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合池(héchí)铁路、温福铁路浙江段;重点推进沪渝蓉沿江高铁、宁淮城际、沪苏通(sūtōng)铁路二期、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沪乍杭铁路客货线、扬镇宁(zhènníng)马铁路镇江(zhènjiāng)至马鞍山段、宁宣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嘉兴至枫南线与上海(shànghǎi)南枫线互联互通规划建设。
共推长三角卫生健康服务便民一体化:组织开展三省一市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省级和基层传染病应急(yìngjí)队伍联合演练和拉练,提升跨区域传染病应急协同(xiétóng)处置能力。研究(yánjiū)制定长三角地区医学检查(jiǎnchá)检验结果互认(hùrèn)实施方案,共同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区域间互认。协同打造24小时长三角“AI+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服务长三角地区人群超(chāo)1600万人。
共推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巩固(gǒnggù)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fúwù),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动通过(tōngguò)“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yīliáobǎoxiǎn)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
推出(tuīchū)若干长三角(zhǎngsānjiǎo)文旅特色产品:共同举办长三角特色文旅活动15项(xiàng)、组织艺术精品展演展览5个、打造推介“高铁+旅游”“文物+旅游”“非遗+旅游”等长三角精品线路25条。
共同举办长三角体育重大赛事(sàishì)活动:围绕田径、水上运动、球类等不同种类,共同举办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2025第十三届环(huán)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tǐyàn)季和(hé)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赛事,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pǐnpái)赛事活动。
实施长三角优师共育赋能(fùnéng)行动:共同开展中小学名校长(书记)、名师,民办高校(mínbàngāoxiào)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高校党建与(yǔ)思政骨干等(děng)各级各类师资培训320人(rén),精心搭建2.0版一体化师训资源库,深化示范区教师培训基地校、示范区名师工作室等一体化培养平台建设,成立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创新思维发展学院。
(总台记者(jìzhě) 徐大为 景明)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bǎnquánsuǒyǒu)。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6月7日上午在江苏(jiāngsū)南京举行。会上,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大实事项目发布(fābù)。
持续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深入实施优化(yōuhuà)消费环境行动,培育3000家放心(fàngxīn)商店、放心市场(shìchǎng)、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全年新增3万家企业(qǐyè)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lǐyóu)退货承诺,三省一市各推荐30件产品参选“2025年长三角伴手礼”,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共推跨省一体化惠企利民(lìmín)服务(fúwù)(fúwù):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事项、惠企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等增值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区域数据共享(shùjùgòngxiǎng)机制,新推出(tuīchū)100项、累计推出300项高频跨省服务,长三角“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点位突破600个。
合力打造“长三角招聘专区”数据共享平台(píngtái):打造国内首个跨多省域实现就业信息“一站式”展示、招聘岗位“一体式”检索以及求职(qiúzhí)简历“一键式”投递的数据共享平台“长三角招聘专区”,进一步优化简历直投功能,协商签订岗位共享协议,制定统一的岗位共享标准,共同(gòngtóng)发布长三角企业招聘信息,年度(niándù)归集岗位不少于(yú)150万个。
深化(shēnhuà)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2025年,居民服务事项长三角一卡通用由78项拓展至(zhì)113项。同时(tóngshí),聚焦银发群体在(zài)“食(shí)、住、行、游、购、养”等核心生活场景的(de)服务需求,秉持“区域协同共享、智慧高效赋能、安心无忧(wúyōu)畅享”的服务宗旨,创新构建长三角智慧助老服务体系,计划在长三角12个以上城市打造老年人“一卡通”服务场景。
推动长三角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建成合新高铁合肥—泗县段、宁马市域(郊)铁路(tiělù);开工建设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合池(héchí)铁路、温福铁路浙江段;重点推进沪渝蓉沿江高铁、宁淮城际、沪苏通(sūtōng)铁路二期、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沪乍杭铁路客货线、扬镇宁(zhènníng)马铁路镇江(zhènjiāng)至马鞍山段、宁宣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嘉兴至枫南线与上海(shànghǎi)南枫线互联互通规划建设。
共推长三角卫生健康服务便民一体化:组织开展三省一市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省级和基层传染病应急(yìngjí)队伍联合演练和拉练,提升跨区域传染病应急协同(xiétóng)处置能力。研究(yánjiū)制定长三角地区医学检查(jiǎnchá)检验结果互认(hùrèn)实施方案,共同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区域间互认。协同打造24小时长三角“AI+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服务长三角地区人群超(chāo)1600万人。
共推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巩固(gǒnggù)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fúwù),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动通过(tōngguò)“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yīliáobǎoxiǎn)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
推出(tuīchū)若干长三角(zhǎngsānjiǎo)文旅特色产品:共同举办长三角特色文旅活动15项(xiàng)、组织艺术精品展演展览5个、打造推介“高铁+旅游”“文物+旅游”“非遗+旅游”等长三角精品线路25条。
共同举办长三角体育重大赛事(sàishì)活动:围绕田径、水上运动、球类等不同种类,共同举办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2025第十三届环(huán)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tǐyàn)季和(hé)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赛事,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pǐnpái)赛事活动。
实施长三角优师共育赋能(fùnéng)行动:共同开展中小学名校长(书记)、名师,民办高校(mínbàngāoxiào)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高校党建与(yǔ)思政骨干等(děng)各级各类师资培训320人(rén),精心搭建2.0版一体化师训资源库,深化示范区教师培训基地校、示范区名师工作室等一体化培养平台建设,成立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创新思维发展学院。
(总台记者(jìzhě) 徐大为 景明)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bǎnquánsuǒyǒu)。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