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在江西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找到“汤显祖”

体育正文 123 0

在江西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找到“汤显祖”

在江西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找到“汤显祖”

大象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朱圣宇

青砖(qīngzhuān)黛瓦间,马头墙勾勒出岁月的轮廓;古戏台前,水袖翻飞间流淌着(zhe)四百年的戏韵。

在江西(jiāngxī)抚州文昌(wénchāng)里历史文化街区(jiēqū),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 “东方戏圣”汤显祖(tāngxiǎnzǔ)的(de)文化基因。这条曾见证临川老城繁华的街巷,如今正以活化保护的方式,让汤显祖的文学世界从古籍中走出(zǒuchū),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文化实景。6月18日,“千年文脉 山水问道”广电融媒体江西行活动走进文昌里,探寻这个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变身新的文化地标。

以汤显祖戏曲文化(wénhuà)为核心,文昌里打造了全国首个戏曲文化沉浸式街区。中国戏曲博物馆内,陈列(chénliè)着汤显祖手稿复刻件与明清(míngqīng)戏曲服饰;非遗一条街上,银匠(yínjiàng)敲制的“牡丹亭”纹样首饰、篾匠编织的戏剧情景竹编,让传统工艺与戏曲 IP 深度融合;暮色四合,以《牡丹亭》为灵感原点的三幕式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在街区缓缓铺陈(pūchén)。

假日里的文昌里,更是一场从晨曦到夜色的文化(wénhuà)盛宴。“汤翁家宴(jiāyàn)”延展在古街中央,戏曲巡游队伍穿梭街巷,“杜丽娘” 临水而唱、“柳梦梅” 桥上题诗,街角变脸、巷尾喷火,糖画与茶香(cháxiāng)交相呼应。今年(jīnnián)“五一(wǔyī)”假期,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接待量达65.8万人次。

文昌里位于抚州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是抚州的“历史档案馆”和(hé)“老城博物馆”。这里是明代戏曲(xìqǔ)家“东方戏圣”汤显祖的故里(gùlǐ),是汤显祖的出生成长地、文学创作地和安息地。2015年,抚州市启动文昌里历史文化(wénhuà)街区保护更新工程(gōngchéng)。砖瓦修旧如旧,雕窗榫卯还原(huányuán),哪怕是一方残砖、一扇旧门,都(dōu)被小心翼翼归回原位。980亩的土地上,180幢老房屋、13条街巷串联起的老街区从时光中走来,焕然一新,汤显祖生活过(guò)的空间肌理得以延续。中国戏曲博物馆、玉隆万寿宫古戏台相继落成,行走在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间,时常(shícháng)能听到悠扬的戏曲唱腔。

这种以(yǐ)戏曲为魂、非遗赋能(néng)的模式,不仅让(ràng)文昌里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活态延续,也为文旅产业(chǎnyè)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如今,文昌里已成为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rén)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五一”假期(jiàqī),街区新引入美妆工坊、非遗手作、好物集市等15家新业态。近年来,不少青年返乡创业,在文昌里开起咖啡店、手作铺、文创书屋,古风与潮流在这条老街水乳交融,周边民宿、茶馆、小吃摊纷纷爆满。新媒体直播、线上展览、达人共创(gòngchuàng)频频刷屏,实现线上“种草”、线下(xiànxià)“奔赴”。

2024年,文昌里接待游客1603万人次。街区先后获得国家级(guójiājí)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称号。去年8月,抚州市(fǔzhōushì)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fùzhì)经验做法(zuòfǎ)清单(第一批)》。

(来源(láiyuán):河南新闻广播)

在江西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找到“汤显祖”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