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溆浦“大端午”追寻屈子足迹 让诗歌与龙舟共舞
湖南溆浦“大端午”追寻屈子足迹 让诗歌与龙舟共舞
湖南溆浦“大端午”追寻屈子足迹 让诗歌与龙舟共舞中新网怀化6月10日电 (周红波 彭(péng)丽丽)6月10日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2025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在溆浦县拉开帷幕,旨在以“浪漫”为名、“传承”为墨,让诗人(shīrén)和作家们的(de)笔触冲破数字(shùzì)洪流,在诗歌与龙舟的共舞间,叩响楚辞文化基因,回溯(huísù)千年诗意,展现溆浦独特的浪漫情怀。
2025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文化推广季,龙船竞渡演绎千年(qiānnián)民俗(mínsú)魅力。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2300多年(duōnián)前,屈原(qūyuán)在溆浦留下《涉江》《山鬼》《橘颂》等千古名篇。溆浦“大端午(duānwǔ)”定于农历五月十五,传说是因为(shìyīnwèi)屈原在五月初五于汨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溆浦时,已经是五月十五日,当地人民(rénmín)听闻噩耗悲痛万分,于是便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纪念这位他们深深敬仰的诗人。
观龙船竞渡,演绎千年民俗(mínsú)魅力
沅水(yuánshuǐ)汤汤,溆浦苍苍。6月10日晨曦初露,溆浦县大江口镇(zhèn)龙舟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彩旗飞舞,现场锣鼓声,吆喝声、呐喊声、助威声不绝于耳,震天动地,35只龙船蓄势待发(xùshìdàifā)。
开幕式(kāimùshì)上,沉浸式实景演出(yǎnchū)《溆水放歌·沧浪楚魂》,完美呈现出2300年前屈大夫带领楚国水师抗秦的(de)战争场面,精彩的演出震撼人心,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diǎnrán)。溆浦儿女以惊涛骇浪般的血性,完成对诗魂最炽烈的祭奠。
随后表演赛精彩纷呈,龙舟游江、船头倒立,整齐有力的(de)划桨技艺让观众大饱眼福。腰旗手穿得花红柳绿、男扮女装,做着(zhe)各种(gèzhǒng)妖娆的动作,逗得(dòudé)游客捧腹大笑(dàxiào),特别是桡手们相互比拼时,一方被丢进河里溅起高高的浪花,大家畅然大笑、欢呼雀跃,充分体现溆浦传统龙舟文化特色。
竞速赛则是600米逆水行舟,一条条龙舟(lóngzhōu)似出水蛟龙飞驰竞渡。龙舟上,鼓声铿锵,号子高亢,队员铆足劲头奋力挥桨(huījiǎng)、劈波斩浪。岸上的观众们(guānzhòngmen)热情高涨,呐喊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溆浦龙舟竞渡,竞渡的是(shì)一种精神,传承的是一种文化。”溆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周说(shuō),要通过(tōngguò)弘扬激流勇进、奋发争先的龙舟精神,深入挖掘楚辞文化和屈原文化,擦亮“诗歌之源”文旅IP,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zhùrù)强劲动力。
实景演出《溆水放歌·沧浪(cānglàng)楚魂》呈现屈大夫带领楚国(chǔguó)水师抗秦的战争场面。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追屈子足迹,感悟(gǎnwù)诗源溆浦之美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mí)不知吾所如”,这句诗不仅是屈原当时心境的写照,也成为溆浦与诗歌紧密相连的开端。两千多年前,屈原溯沅水而上,在这里徘徊沉吟,将自己(zìjǐ)的情感(qínggǎn)、思考与理想,倾注在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之中,明月洞、诗溪江、思蒙湾……这些地方(dìfāng)都留下屈原的足迹,也成为后人探寻诗歌之源(zhīyuán)的圣地。
6月9日至(rìzhì)11日,“福地怀化·诗(shī)源溆浦”全国名作家诗人采风活动同期开展。作家诗人们从大江口镇(zhèn)出发,沿思蒙镇屈子峡,途径风雨桥、三闾滩、桃源洞天,再到(dào)北斗溪镇、葛竹坪镇山背。一路上,诗人们边探寻屈原行吟足迹,边领略旑旎自然风光,边吟诵创作诗词,一路欢歌笑语(huāngēxiàoyǔ),一路诗意盎然。
“从犁头嘴到(dào)明月洞,每一步都踩着楚辞的(de)韵脚。”正如诗人(shīrén)黄亚洲所言,在溆浦(xùpǔ)的行走中,他被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深深打动,连夜创作了《溆浦组诗》。“溆浦有圣贤(shèngxián)德行之气、山川香草之气、百姓淳朴之气,良好的氛围有效打开诗人的思想闸口(zhákǒu)与艺术闸口,让屈原在溆浦完成从政治家、思想家到诗人的转变,最终成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6月(yuè)10日晚,全国著名诗人、著名作家和中华(zhōnghuá)诗词大会冠军、以及全国十大名校诗人齐聚一堂,共赴诗歌盛会。诗人围绕“AI时代,重返诗歌源头”分享诗歌创作体会和感悟,探讨在AI时代诗歌创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wèi)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这场穿越时空的诗会,让楚辞不再是古籍(gǔjí)里的铅字,而成为可(kě)触摸的文化呼吸。
溆浦拥有花瑶(huāyáo)挑花(tiǎohuā)、辰河目连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2300多年前,屈原为溆浦这片土地注入了(le)深厚(shēnhòu)的诗歌基因。革命先烈向警予诞生于(yú)此,她的英勇(yīngyǒng)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花瑶挑花、辰河目连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溆浦独特的文化标识。
为了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溆浦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力传承和发展屈原(qūyuán)的“诗和远方”,规划打造了思蒙碧水丹霞景区,风雨(fēngyǔ)桥、屈子峡、三闾滩、问天台等(děng)自然人文景点(jǐngdiǎn),再现屈原泛舟思蒙、上下求索的场景。
截至目前,溆浦县(xùpǔxiàn)已打造了8个 A级旅游景区(jǐngqū),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拥有(yōngyǒu)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2024年接待(jiēdài)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完)
中新网怀化6月10日电 (周红波 彭(péng)丽丽)6月10日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2025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在溆浦县拉开帷幕,旨在以“浪漫”为名、“传承”为墨,让诗人(shīrén)和作家们的(de)笔触冲破数字(shùzì)洪流,在诗歌与龙舟的共舞间,叩响楚辞文化基因,回溯(huísù)千年诗意,展现溆浦独特的浪漫情怀。
2025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文化推广季,龙船竞渡演绎千年(qiānnián)民俗(mínsú)魅力。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2300多年(duōnián)前,屈原(qūyuán)在溆浦留下《涉江》《山鬼》《橘颂》等千古名篇。溆浦“大端午(duānwǔ)”定于农历五月十五,传说是因为(shìyīnwèi)屈原在五月初五于汨罗江投江的消息传到溆浦时,已经是五月十五日,当地人民(rénmín)听闻噩耗悲痛万分,于是便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纪念这位他们深深敬仰的诗人。
观龙船竞渡,演绎千年民俗(mínsú)魅力
沅水(yuánshuǐ)汤汤,溆浦苍苍。6月10日晨曦初露,溆浦县大江口镇(zhèn)龙舟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彩旗飞舞,现场锣鼓声,吆喝声、呐喊声、助威声不绝于耳,震天动地,35只龙船蓄势待发(xùshìdàifā)。
开幕式(kāimùshì)上,沉浸式实景演出(yǎnchū)《溆水放歌·沧浪楚魂》,完美呈现出2300年前屈大夫带领楚国水师抗秦的(de)战争场面,精彩的演出震撼人心,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diǎnrán)。溆浦儿女以惊涛骇浪般的血性,完成对诗魂最炽烈的祭奠。
随后表演赛精彩纷呈,龙舟游江、船头倒立,整齐有力的(de)划桨技艺让观众大饱眼福。腰旗手穿得花红柳绿、男扮女装,做着(zhe)各种(gèzhǒng)妖娆的动作,逗得(dòudé)游客捧腹大笑(dàxiào),特别是桡手们相互比拼时,一方被丢进河里溅起高高的浪花,大家畅然大笑、欢呼雀跃,充分体现溆浦传统龙舟文化特色。
竞速赛则是600米逆水行舟,一条条龙舟(lóngzhōu)似出水蛟龙飞驰竞渡。龙舟上,鼓声铿锵,号子高亢,队员铆足劲头奋力挥桨(huījiǎng)、劈波斩浪。岸上的观众们(guānzhòngmen)热情高涨,呐喊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溆浦龙舟竞渡,竞渡的是(shì)一种精神,传承的是一种文化。”溆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周说(shuō),要通过(tōngguò)弘扬激流勇进、奋发争先的龙舟精神,深入挖掘楚辞文化和屈原文化,擦亮“诗歌之源”文旅IP,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zhùrù)强劲动力。
实景演出《溆水放歌·沧浪(cānglàng)楚魂》呈现屈大夫带领楚国(chǔguó)水师抗秦的战争场面。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追屈子足迹,感悟(gǎnwù)诗源溆浦之美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mí)不知吾所如”,这句诗不仅是屈原当时心境的写照,也成为溆浦与诗歌紧密相连的开端。两千多年前,屈原溯沅水而上,在这里徘徊沉吟,将自己(zìjǐ)的情感(qínggǎn)、思考与理想,倾注在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之中,明月洞、诗溪江、思蒙湾……这些地方(dìfāng)都留下屈原的足迹,也成为后人探寻诗歌之源(zhīyuán)的圣地。
6月9日至(rìzhì)11日,“福地怀化·诗(shī)源溆浦”全国名作家诗人采风活动同期开展。作家诗人们从大江口镇(zhèn)出发,沿思蒙镇屈子峡,途径风雨桥、三闾滩、桃源洞天,再到(dào)北斗溪镇、葛竹坪镇山背。一路上,诗人们边探寻屈原行吟足迹,边领略旑旎自然风光,边吟诵创作诗词,一路欢歌笑语(huāngēxiàoyǔ),一路诗意盎然。
“从犁头嘴到(dào)明月洞,每一步都踩着楚辞的(de)韵脚。”正如诗人(shīrén)黄亚洲所言,在溆浦(xùpǔ)的行走中,他被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深深打动,连夜创作了《溆浦组诗》。“溆浦有圣贤(shèngxián)德行之气、山川香草之气、百姓淳朴之气,良好的氛围有效打开诗人的思想闸口(zhákǒu)与艺术闸口,让屈原在溆浦完成从政治家、思想家到诗人的转变,最终成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6月(yuè)10日晚,全国著名诗人、著名作家和中华(zhōnghuá)诗词大会冠军、以及全国十大名校诗人齐聚一堂,共赴诗歌盛会。诗人围绕“AI时代,重返诗歌源头”分享诗歌创作体会和感悟,探讨在AI时代诗歌创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wèi)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这场穿越时空的诗会,让楚辞不再是古籍(gǔjí)里的铅字,而成为可(kě)触摸的文化呼吸。
溆浦拥有花瑶(huāyáo)挑花(tiǎohuā)、辰河目连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溆浦县委宣传部 供图
2300多年前,屈原为溆浦这片土地注入了(le)深厚(shēnhòu)的诗歌基因。革命先烈向警予诞生于(yú)此,她的英勇(yīngyǒng)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花瑶挑花、辰河目连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溆浦独特的文化标识。
为了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溆浦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力传承和发展屈原(qūyuán)的“诗和远方”,规划打造了思蒙碧水丹霞景区,风雨(fēngyǔ)桥、屈子峡、三闾滩、问天台等(děng)自然人文景点(jǐngdiǎn),再现屈原泛舟思蒙、上下求索的场景。
截至目前,溆浦县(xùpǔxiàn)已打造了8个 A级旅游景区(jǐngqū),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拥有(yōngyǒu)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2024年接待(jiēdài)游客6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